典型模范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流金岁月 >> 典型模范 >> 正文

金城战役时的203师救护所—张炯

发布时间:2020年10月25日
浏览次数:

张炯,男,中共党员,1927年7月出生,1944年6月参加工作,1947年8月入党,1951年任203师手术组组长,1980年转业徐州卫校任副校长、副主任医师,1987年离休,参加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,抗美援朝战争。

203师救护所的救护工作是在师首长、后勤首长的直接领导下开展的,地点设在朝鲜的石岩沟,师救护所下设先头分类站,抗休克室,手术室,后疗组,后勤保障组,轻伤康复联等6个科。

先头分类站

设在师救护所的最前方并有明显的标志,配军医、卫生员数名,进行战伤分类,并负责将伤员护送到相关的科室,整个战场救护实行阶梯治疗,从前方下来的伤员胸前都挂有布制的伤标,需要紧急抢救的,其伤标是红色的。

抗休克室

战斗打响后双方的炮火非常激烈,阵地成一片红海部队伤亡很大,伤员的伤情严重且复杂,送来的伤员多数处在严重的休克状态中。休克发生的原因分为大出血、剧烈疼痛、伤口感染、疲劳饥饿等。鉴于伤员休克不能承受手术、死亡率很高等原因,抗休克治疗非常重要,也就是说抗休克室是救命的科室。抗休克室配备的技术力量很强。

那时战地输血非常简陋,就用一只大针管,内装有抗凝剂,抽出献血者的血液后,就直接输入伤员的血管中。就是这样简单的输血方法,不知救活了多少垂危伤员的生命!这种输血方法得到了上级卫生部门的认可,在志愿军的医学杂志上也刊登过。

手术室

设在石岩沟的山洞里,能容4张手术台,由手术组、第十四国际医疗队联合组成。

前方打响后,伤员不但数量大而且伤情严重复杂,多数是救命手术,如开放性气胸的封闭手术,腹部战伤的肠造瘘手术,膀胱尿道外伤的膀胱造瘘手术,四肢严重损伤的截肢手术,为了挽救伤员的生命,手术都是争分夺秒、夜以继日。伤员在手术过程中也会出现突如其来的变化,在手术台上会突然血压量不到,需要马上输血。危急情况下,师救护所里很多同志都紧急献血。

在这次战斗中,多数人都记了功。救护所在抗美援朝中荣立集体二等功。

后疗组

全组不怕疲劳,连续工作,他们的任务是手术后的治疗、护理和后送。在朝鲜手术多使用乙醚开放麻醉,麻醉后的伤员从手术室到后疗组苏醒需要一个过程,此时医生要守在床边,以防伤员呕吐引起窒息而发生意外。伤员负伤后送后困难又值盛夏,伤口生蛆的很多,需要用汽油清洗,工作量之大,伤员的痛苦可想而知。

后勤保障组

分生活供应、药品器材供应及烈士善后事宜的处理,药房的工作也是繁忙而艰巨的。水的用量就非常可观,手术室用于冲洗伤口,不知道要用多少蒸馏水配置生理盐水。烧制蒸馏水是由保障组成员上山拾柴烧制,其中一位女司药不分昼夜的工作,过去几十年,我们依然记忆犹新。

轻伤康复连

收容短期内能重返前线的轻伤员。

停战了

人们欢欣鼓舞,举杯相庆,师救护所的白衣战士们仍然在抢救着伤员。

和平是无数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,红旗是用先烈们的鲜血染红的,烈士们的英灵永存。

©徐州医科大学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10028号-3